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梨云翅斑螟

昆虫名,鳞翅目,螟蛾科。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广西等各地梨产区;日本、朝鲜、前苏联也有发生。 

  • 别名 梨大食心虫、梨斑螟娥
  • 中文名称 梨云翅斑螟
  • 拉丁学名 Nephopteryx pirivorellaMatsumura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危害特点

  越冬幼虫多数危害花芽,从芽的基部蛀入,直达花轴髓部,虫孔外有细小虫粪,有丝缀连,被害芽干瘪。根液二外质般断越冬后的幼虫转害花芽,吐丝缠缀花芽鳞片,花丛被害严重时,常全部凋萎。梨果拇指大时,转果危害,幼果被害时,蛀孔处有虫粪堆积,果柄基部有大量缠丝,使被害幼果不易脱落,一头幼虫可转害1~4个幼果,至老熟时在最后一个果内结茧化蛹,被害果逐渐干枯变黑皱缩,悬于枝上,至冬不落,俗称"吊死鬼"。

梨云翅斑螟成虫(图来自1)

  梨食芽蛾幼虫也危害梨务读量第芽、花芽,其症状与梨云翅斑螟相似,其区别在于:(1)梨云翅斑螟危害芽时钻蛀360百科芽心,使芽直立、变黑枯死,俗称化女精所原"正嘴"。蛀孔较小,孔外有小粒状虫粪和芽屑,由丝缀连成团,孔内茸毛较多;梨食芽娥多由芽侧蛀害,使芽弯曲,俗称"歪嘴"。蛀孔较大,青松号至换体蛀孔外有金黄色或淡褐色茸毛堆积,孔内茸毛较少。营服客船诉外编灯引(2)梨云翅斑螟越冬茧较小,厚密,越冬幼虫细而小、紫褐色;梨食芽蛾越冬茧较大,薄而疏松,幼虫较肥大,鲜红或红褐色南境块。(3)梨云翅斑螟危害花丛、叶丛时由果台蛀入髓部,被害后多枯死;梨食芽峨则不深入髓部,被害后多不枯死。(4)座果后梨云翅斑螟危标升明作快错祖改程害果实;梨食芽蛾则不危害果实。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2 mm,翅展22~26 mm。初羽化为暗紫,后变为暗灰或暗紫褐剧批油急围者材鱼色,前翅具紫色光泽,翅上有2条灰白色弯曲横线,外横线内侧及内横线外督视结觉毛身是异存油侧均有紫褐色宽边。翅中央近中室上方有一肾形白纹,外围黑边。后翅灰褐色,缘毛暗褐色。腹部淡灰褐色。

  椭圆形,稍扁平,初产淡黄白色,近孵化时变为红色,长约1 mm。

幼虫

  越冬幼虫体长约3 mm,胴部紫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7~20 mm,暗红褐色微绿,腹面色较浅走团;头、前胸盾、胸足、臀板及胴部第12节背面斑纹均为黑色;最后一台看证适帝卷督诉见向福对气门大。无臀栉。

  体长10~14 mm,黄褐至黑井尔仅失感照酒褐色,腹末有6根弯曲的钩刺形成一横列。

生活史及习性

  此虫1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东北延边梨区1年发生1代,辽宁、河北、山西北部1~2代,山东、河北中南部、 四川重庆、山西中南部梨区2代,陕西、河南、安徽、江苏2~3代。各地均以幼龄幼虫在花芽内做灰白色小茧越冬。1代区,越冬幼虫出蛰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幼虫开始出蛰后5天即进入来自盛期;2代区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出蛰后7天即进入盛期;2~3代区为3月上旬至5月中旬,且越冬幼虫出蛰无明显集中的表现。越冬代幼虫多在6月上旬化蛹,蛹期8~15天,羽化期:1代区在7月间,2代区在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每雌成虫产卵64粒,最多可达213粒。卵期7~8天。1年发生1代者,到7月下旬开始在芽内作小茧越冬。1年发生2代者,一年危害可分为三个阶段:越冬代主害梨芽及幼果,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第1代主害梨果,发生在6~7月间;第2代于8~9月食入芽内,经到敌迅洋机此短期危害后,即在芽内过冬。

  梨云翅斑螟越冬幼虫出蛰与梨树物候期有密切关系,据研究报道,花芽萌动露绿时360百科开始出蛰转芽危害,花芽开放期为出蛰盛期,花序分离时为出蛰终止。越冬幼虫转芽期:1~2代区较集中,约为缺所济以5~15天,并有60%以上的个体在前6天即转芽危害,由于出蛰转芽期集中;尤其在转芽初盛期,故此时为药剂防治的关键期。2~3代区可持续约50天左右,但转果期较集中,一般一头越冬幼虫危害3~4个花芽或1~4个幼果。幼虫在果内危害20天左右即行化蛹;幼虫化蛹前有吐丝缠绕果柄及作羽化道的习性,均在夜间进行。化蛹前5~15天开始缠柄,化蛹前2~3天吐烈活视西初植丝作羽化道,此时被害果呈占情乙注求措青皱状,是摘虫果的适宜时期,一旦被害果变干成"吊死鬼"低举时,成虫已羽化出果;梨利势执头即云翅斑螟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趋值宜困械父升市光严员性,交尾、产卵多在夜间进行,卵多产在果实的尊洼、梗洼、果台、叶柄、果面、芽旁、短果枝、叶痕等处,散产。

环境关系

温度的影响

  当日平均气温达6℃时轴眼,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当日均气温升达9.5℃冷随时便大量出蛰。转芽期的长多元破来该损指洲内似常短与气温有关,当喜供亚反仅列日均气温为13~14℃时,转芽赵均欢鸡巴婷名蛋结必居比较整齐集中,如果早春医封值世亮而于团良界气温回升较快,气温北散策聚配线突斯较高(21℃左右),转芽历期缩短,仅5天左右;破制于药光乱确道补已前反之,早春气温回升慢,气温偏低(10℃左右),则转芽历期可长达12天以上。

  湿度的影响。梨云翅斑螟发生的轻重除温度外,与当年的雨水有关,雨水多、湿度大,发生就重,高温干旱则不利于发生,故有"天旱梨果收"之说。

天敌的影响

  梨云翅斑螟的天敌种类较多,如寄生蜂和寄生蝇等均在幼虫期进行寄素节建奏守无生,最主要的种类有:黄眶离缘姬蜂(Tratha印盾观技配电概贵属怎府la flavo- orbitalis(Cameron))、喜马拉雅聚瘤姬蜂(Gregopimpla himalayensis (Cameron)) 、黑青小蜂(dibrachys cavusWalker)、稻苞虫赛姬蝇(Pseudopewrachaeta insidiosaRobineau-desvoidy )、梨大长尾瘤姬蜂(Gragpimplasp.)梨大聚瘤姬蜂(Gragopimpla annulilarsisAshmead) 、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 (Cameron))、食心虫扁股小蜂(Elasmussp.)等。害果期幼虫寄生率一般都在30%以上,有些年份高达50%~70%。

预测方法

  1、越冬幼虫基数调查。早春越冬幼虫出蛰前,每园按不同品种用对角线取样法选取5点,每点1~2株,共调查5~10株,每株按不同方位随机调查100~200个花芽,记载健芽数、被害芽数和有虫芽数,求出有虫芽率。当梨园为大年时,虫芽率在5%以上时应加强防治,小年时,虫芽率在1%以下时可不喷药,但需人工防治,虫芽率达3%以上时应喷药防治。

  2、越冬幼虫转芽期调查。在上年发生重的地块,选择调查3~5株,按不同品种、地势,采用固定芽和随机取芽调查法,每2天查一次,每次查30~100个虫芽,记载越冬幼虫转出数量(虫芽内有虫粪,并有新鲜的白灰色空茧,为幼虫转出;虫芽内无虫粪,空茧色陈旧,为上年被害的旧芽,不应计算)。发现有转芽时,应每天查一次。当幼虫转芽率达到5%以上,同时气温明显回升时。应立即喷药防治。或随机抽查50个花芽,当虫芽率达3%~5%以上时应立即防治。

  3、转果期调查梨果开始脱萼时,每隔1-2个颗随机检查上次受害重的树上的梨果500~1 000个果,当发现被害果时立即开始用药。

防治技术

人工防治法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越冬虫芽;春季越冬幼虫转芽前摘虫芽;开花至转果前检查并除掉已枯萎的花簇,同时震落末受害花簇基部的鳞片,鳞片不落者即有虫潜伏其中危害。应随即捏死;幼虫化颊,成虫羽花前,组织人工摘除越冬代幼虫被害果并集中处理。

化学防治法

  在梨云翅斑螟生活周期中有几次转移暴露期;转芽期,转果期,第1、2代卵孵化盛期。 应根据各个时期的防治指标进行用药防治。常用农药有:50%对硫磷乳油l 000倍掖混加20%甲氰菊酯8 5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1 000倍液混加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1 000倍液混加2.5%溴氰菊酯乳油8 500倍液防效均好,并在越冬幼虫转芽初期防效远好于转芽盛期。转果期用药是弥补转芽期防治的不足,转芽期防治得好,转果期就不必防治。各代卵盛期喷药时要均匀周到,必要对应用2次,第2次喷药应在第1次用药后的半个月内进行效果佳。

保护和利用天敌

  使用性诱剂捕杀成虫。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