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来自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360百科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然歌品听护雨蒸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声黑教很南亚。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空之事。
- 中文名称 烛影斧声
- 发生时间 宋开宝九年(976年)农历十月十九夜至二十日凌晨
- 主要人物 赵匡胤、赵光义
- 记载 《宋史·太祖本纪》
事件背景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太后杜氏崩,太后生病时,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义继位(《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说"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来自光美传于德昭(太祖子)")。后太祖逐渐加封光义直至"晋王"。
此间,宰相赵普一直反对光义继位,主张立太祖之子,973年8月赵普被罢相,同年9月立太祖三弟光义360百科为"晋王"。
而亲王山告山年香住北义数+京尹一直是五代以来受容鱼距皇储的标配,也就是说亲非雨早在开宝六年,赵光义就已经是"开封尹+晋王",完全符合当时的皇储身份,并且大权在握,参与各种朝中事务。与之相反的是,赵匡胤的两个成年的儿子,赵德昭(26岁)和赵德芳(18岁)却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不仅起包么没有实权,而且从未参与过国家政务。
事件经过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状香把理婷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威叫怕,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赵养钱区经镇父贵亚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非商击物的声音。当夜,说快倍华念笑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评,大吃一惊!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后晋王光义火台季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事件争议
另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含感究参多还口志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来自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帝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史册记载
《太祖本纪》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宋史纪事本末》
冬十月,儿击层失约溶切活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买鱼使代验丝世力水者来。"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孩冷移伟陈执帝位,改名炅。
《续湘山野录》
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上御诉然味张红封例做续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线物齐互一说冲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可能这段传闻在宋代流行很广,因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虽认为这一传闻"未必然",但也不得不摘录在书中360百科,留待他人详考。由于《续湘山野录》中的这段记载,语气隐约,文辞闪烁,于是便给后人留下了"烛能第养云的议研统浓排影斧声"的千古之谜,则指备令县端损立处自宋代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学者探究过宋太祖真正的死因。
《续湘山野录》原文:
风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苦德迫找洋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依志跑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输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子银袁办价围含评他,我寿还得几多?"生孔行稳本掌曰:"但今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后苑。苑吏或见宿於木末鸟巢中,或数日不见。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双静局相胶状因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仍晚武体背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演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莹然如出汤沐。
《涑水纪闻》
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则极力为宋太宗辩解。据《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程德玄之误),"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下面这一段描述很有戏剧性:"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司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谨严的历史学家,(而且根据司马光和李焘等宋朝史学家证实,除皇帝和尚未出阁的皇子以外,按照宋代宫廷制度,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宫廷的,因此太祖崩时唯有宋后在旁,太宗不在宫中,自不可能如僧文莹《续湘山野录》所言弑兄),其言当较可信。此说日后也为南宋学者李焘所采,编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中。
据司马光言,宋太祖驾崩,已是四鼓时分,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但王继恩却往开封府衙门召赵光义,晋王的亲信左押衙程德玄已在门口等候。赵光义闻后大惊,说"吾当与家人议之。"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以防他人捷足先登,赵光义便与王继恩、程德玄三人于雪地步行进宫。据此,宋太祖死时,太宗当时不在寝殿,不可能"弑兄"。
宋后的初衷,是令德芳入承大统,谁料王继恩竟然私召晋王光义,出卖宋后,宋后纵然既惊且怒。由此可见宋后之意在德芳,而不在晋王,甚至不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皇位传承的大忌就是废长立幼,而且当时宋朝不仅没有完成全国统一,且五代乱世的遗风依旧存在于社会及人们的思想中,加上当时的赵德芳年仅18岁,从未参与过朝中政务,职位也仅仅就是个挂名的"贵州防御使",而且还是个庶子(其生母不详)。可谓,无名无权无人。一生雄才伟略的赵匡胤应不会如此糊涂到拿刚刚建立的宋朝如此冒险。而且,如果真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想传位给幼子赵德芳,为何只召赵德芳一人进宫?历代皇帝传位年少的继承人时都会召顾命大臣(也称托孤大臣)交待后事,并嘱托他们好好辅佐幼主。然而从没有史料记载,赵匡胤驾崩之时有召见任何大臣的诏书,也没有任何大臣进宫的记载。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就把国家交给一个手中没有任何权力,没有任何兵权,从来没有参与过政务,甚至没有一个朝中大臣支持的,年仅18岁的皇子,这是哪个皇帝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
另外,当时赵光义只是进宫,尚未继位,并不是皇帝,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王朝,只有举行完登基大典之后,才是帝王,才能被冠以皇帝的称号,宋代称"官家"。而宋皇后见到还是晋王的赵光义,全然不顾身后尸骨未寒的丈夫赵匡胤,就马上就改口称赵光义为"官家"!不仅不符合礼法,没有半点身为皇后应有的气度,甚至有投诚刻意讨好之意。如果宋皇后真的是奉赵匡胤遗命召赵德芳进宫,而来的是晋王赵光义的话,宋皇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惊讶,从而质疑"为什么来的是晋王"?而不是遽呼官家。宋皇后的这一举动,更像是做贼心虚,阴谋被拆穿后的惊慌之下,曲意逢迎,从而祈求活命。
站在宋皇后的立场,如果赵光义登基,那么她仅仅只是皇嫂,而不是太后,不仅身份尴尬,而且礼遇也比太后差的太远。宋皇后是赵匡胤的继后,并不是原配,甚至比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还小几岁,而赵德昭17岁出阁离宫时,宋皇后尚未进宫,可以说二人仅仅是名义上的母子身份,而并没有多少亲情。与赵德昭不同,幼子赵德芳不仅生母不详,而且比宋皇后小很多,宋皇后进宫时,他才只是个9岁的孩童,而被宋皇后抚养了8年之后,才于开宝八年(赵匡胤驾崩的前一年)年满17岁出阁离宫。由此可见,本身无子的宋皇后和赵德芳之间是有不错的母子亲情的。因此,在赵匡胤驾崩之时(极有可能是猝死而没有遗诏的情况下),宋皇后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越过宋朝早已确立的皇位继承人-----晋王开封尹赵光义,和赵匡胤的嫡长子兴元尹山南西路节度使赵德昭,而私立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只是宋皇后本人并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以为召谁第一个进宫,迅速继承皇位,就可以造成既定事实。而完全不知道,如果没有前一任帝王的刻意铺路----设立多个忠心且德高望重能力强的辅政大臣,没有朝臣的支持,没有自己的实力,即使成为了皇帝,也很快会被废甚至被杀掉。
此外,有人认为司马光的《涑水记闻》里"程德玄可以事先预知将有大事发生,而私自跑到晋王府待命"是赵光义篡位的佐证:"如果不是赵光义集团谋划了赵匡胤的死亡,程德玄等人如何能事先预知?" 其实,这是古人写史书,特别是帝王继位时的一种常见手法,即渲染神秘力量的预知,来增加君权神授,增加帝王天命所归的色彩。其实除了司马光《涑水记闻》里程德玄被"神秘力量"告知之外,《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还记载了另外2处,有关太宗继位的神秘预言:1)开宝末,上在晋邸,遣亲信诣西边市马,还,宿要册湫祠旁,中夕,梦神人语之曰:「晋王已即位矣,汝可倍道还都。」使者至京兆,果闻太祖升遐。2)开宝九年十月壬子(赵匡胤死前一天),太祖命内侍王继恩就建隆观设黄箓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宫阙已成,玉鏁开。晋王有仁心。」言讫不复降。可见,这只是古人写书时一种迷信渲染手法而已,就像帝王出生时经常会有红光、异象等等。
如果真的是"太宗指使的谋杀",当王继恩来请太宗入宫的时候,太宗的反映为什么是"大惊,犹豫不行"而且还在府中很长时间不肯出来。直到王继恩、程德玄两人的言语诸如"事久,将为他人有""便应直前,何待之有?"等更加不可思议的言语;晋王既负有太后、太祖顾命,便是当仁不让的嗣君之选,何以意识到强敌的存在,唯恐落于他人之后?显然,太祖驾崩这间事情,对于太宗来说,太过突然,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人想害他的政权圈套,深夜入宫,可是死罪无疑。如果有人想要谋害赵光义,而假称赵匡胤已死,召赵光义进宫。如果赵光义贸然听从而进宫,但事实上赵匡胤安然无恙,加上当时的时间是深夜,按照封建王朝的制度,深夜无诏私自进宫,罪同谋逆,是灭族的大罪!因此,赵光义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犹豫。这里也可以看出,王继恩根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赵光义心腹,赵光义对他说的话是将信将疑,甚至是不信更多一些,于是他才会借口和家人商议而躲到府里不出来了。当时赵光义府中的家人不过他的妾室(恰逢赵光义的正妻符氏去世没有多久,而他哥赵匡胤为他定的新夫人李氏还没有过门)和几个年幼的儿子(当时长子赵元佐也才10岁),都不是能商议承续大统这种惊天大事的人。可见"与家人商议"不过是赵光义想躲入府中的借口。
人只有在不确定,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大惊"才会"犹豫不决"。因此,司马光在这里已经表明的很清楚,太宗事先根本不知情,而且当王继恩告诉他时,他本能是"大惊""犹疑",躲如府中打算拖到天亮,宫门开了后再进宫证实。只是,在程德玄和王继恩的一再催促,一再表示事实的真实性,赵光义才最终决定进宫。
至于日后太宗会对宋皇后各种薄凉,也可以看出赵光义内心对宋皇后的不满和不屑。在自己兄长猝死的情况下,面对赵匡胤的尸骨未寒,宋皇后就为一己私利,竟不顾整个大宋王朝的命运而想传位给一个年仅18岁的少年,从而获得更多的尊荣,甚至是达到操纵幼帝的目的,而谋夺赵家江山,这是身为大宋王朝另一重要缔造人的宋太宗赵光义绝不可以容忍的。而且日后宋真宗、宋仁宗继位后,对宋皇后的评价以及其家族的冷漠态度(完全不是对待皇后家族的态度),就可以得知。
因此,历代正史《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甚至文人笔记《宋论》等都没有怀疑过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而且不认为是宋太宗弑杀了自己的兄长。所谓的斧声烛影不过是后代文人,在完全不了解何为"柱斧"的情况下而妄自揣度,而想象出来的谋杀。
其中,《四库全书》就针对"斧声烛影"的记载,进行了严谨的学术考证,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鼐、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 《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
文字透露两个信息:
1)自从李焘将"烛影斧声"引入《长编》,谋杀论才开始出现(启千古之论端)。也就是说谋杀论至少是南宋孝宗以后才出现的,而宋孝宗距离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已经过去200多年了。而就现存的文献记录来看,把"斧声烛影"认为是谋杀案的出现时间最早是明朝末年(此时距离赵匡胤去世已经过去600多年了!)
2)纪晓岚等著名清代学者认为"烛影斧声"整篇文字完全没有暗示任何弑君的事。而是后人误会了作者的本意,才搞了个所谓的"疑案"。书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后世评价
"弑兄夺位"说
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这两部野史小说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入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说法。
偶然致死说
近世学术界关于宋太祖的死有多种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躁狂忧郁症。其实,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不仅有酗酒的恶习,而且从开宝八年之后身体急剧下滑。开宝八年甚至出现了赵匡胤打猎时坐不稳马,而"坠马"的事件。此事后,赵匡胤不仅斩杀了自己的坐骑,而且从此再不打猎。其次,开宝九年四月,宋太祖赵匡胤出巡洛阳时,经过自己父母的永安陵,痛哭跪拜之余,竟说出"此生将不复至"(这辈子再也来不了的言辞)。永安陵距离开封不过几十里,宋代交通最多2日即可到达,而宋太祖赵匡胤却说出如此丧气之言,不难想象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而且此行中,宋太祖一反五代以来帝王生前不选陵墓的常态,为自己选了陵地。诸多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此时的赵匡胤已经非常清楚,他将不久于人事。最后《续资治通鉴长编》在开宝九年十月明确记载"上(赵匡胤)不豫"。皇帝一般生很重的病时,才会被称为'不豫'。果然,10几天后,宋太祖赵匡胤驾崩。
赵匡胤死时50岁,对比整个赵宋王朝15帝(最后三个小孩不算),除了生育有问题后来一心养生的宋高宗赵构(活到80岁)之外,赵宋319年,14位皇帝竟然没有一个活过60岁!50来岁去世的赵宋帝王比比皆是。可见,是当时的医疗水平,赵家的家族遗传病,以及赵匡胤极其糟糕的生活习惯(疯狂酗酒)导致其英年早逝。
另有引用清末光绪时期的野史《烬余录》认为"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 然而此书各种荒谬不堪,且于历史相悖的记载,早已被史学界认定为不可信。而且历史上有无"花蕊夫人",这个人是不是"费氏"都有争议。可见这种说法比"斧声烛影"更不可取。
此外,据吴蔚所著《宋史疑云》里之考证,"烛影斧声"之"斧"不指"斧头",而是指"纸镇",是不可能杀人的。
金匮之盟说
诸多史料记载,在太祖时太后杜氏死前,已立下约定,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太宗继位并不存在谋权篡位,罢黜反对光义继位的赵普,拥立光义为"晋王"也可窥见太祖对继位之人的看法。
据记载,一次太祖和太宗去看杜太后,太后问太祖:"你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夺得天下吗?"太祖说":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摇头说,"那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小,主少国疑,你才得以黄袍加身当上皇帝。所以以后传位,应该先传给你的弟弟光义,光义之后传给光美,然后再让光美传位给德昭,这样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太祖太宗于是叩头说:"一定遵照母亲说的做。"于是,杜太后命赵普起草了盟约,藏于金匮之中。
金匮之盟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被公之于众后,被历代学者、史学界所公认。直到建国以后(公元1949年以后),才有现代学者对金匮之盟提出疑点,认为不符合逻辑。实际上今人不理解1000年前古人的逻辑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太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不是"幼年"了,而且杜太后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赵匡胤什么时候会去世,怎么知道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就一定是幼子呢?"其实,宋之前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不仅国土四分五裂,而且礼信等传统道德全部沦丧,中原王朝更是平均每3年换一个皇帝。杜太后去世时,仅仅是宋朝开国第二年,即建隆二年,那时根本没有人知道宋朝会统一全国,能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因此杜太后担忧宋朝重蹈后周的覆辙是完全符合当时现实的。杜太后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长命百岁,江山永固,但是五代的现实是,皇帝善终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王朝第二代就被灭国,灭族,皇帝寿命过40的都不多。面对如此乱世,身为母亲的杜太后自然担心自己的儿孙会重蹈覆辙,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凄惨下场,于是才提出在当时更为合理,且常见的"兄终弟及"。此外,在五代宋初的乱世中,并不是过了18岁,行了冠礼在人们眼中就不是"幼年"了。周世宗柴荣继位的时候30岁,朝臣依旧以"幼君"呼之,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的时候38岁,依旧自称"幼冲"。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特别是身在乱世的国家来说,30来岁的领导人都不算大。因此,杜太后死时年仅10岁的赵德昭(赵匡胤死时,他也才26岁)较之比自己大12岁的叔叔赵光义来说,自然一直是"幼年"。
还有这一说法认为:"《金匮之盟》并不是太宗即位之时就宣告的,而是太宗即位一段时间之后才有赵普道出的。如果此事属实,太宗、宋皇后应该早就宣告,为何又要等些年再说这事情呢?" 从而怀疑《金匮之盟》是否存在。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金匮之盟》是杜太后、赵匡胤、赵普三人订立的,而赵光义并不不情,更不要说当年年仅9岁,还没有入宫的宋皇后了。而此事机密之极,加上后来赵匡胤猝死,因此,知道《金匮之盟》的只有赵普一个人了。而赵普一直反对"兄终弟及",因此他一直等到宋太宗在位6年后,即太平兴国六年,赵普自己被政敌卢多逊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得不依靠皇帝保命的时候,才拿出了《金匮之盟》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政治筹码。直到此时,《金匮之盟》才被共诸于天下。
需要注意的是:杜太后去世于宋建隆二年六月,仅仅一个月后,即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就正式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尹"。五代时期的皇室成员,一旦被确立为京城的府尹,也就是相当于皇储,皇位的继承人。如后晋少帝石重贵,后周世宗柴荣,在继位前的实际职位都是"开封尹"。由此可见,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并非空穴来风。
最后,杜太后虽然在史书中素有贤名,但说到底,她也是个母亲。历史上,溺爱幼子,希望长子可以把王位或者皇位传给弟弟的太后屡见不鲜,如郑庄公的母亲,和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等等。因此,杜太后心存私心,溺爱幼子赵光义,希望二儿子赵匡胤日后能把皇位传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赵光义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宋史》《续资治通鉴》等正史也明确记载了:杜太后"尤爱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