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黄釉绞胎陶枕

生活来自用品,此枕长方腰圆形体,直身平底,枕面微内凹。胎面贴塑黄、褐两色纹样,这种工艺名为绞胎,布支欢段松病是以黄、褐两种胎泥绞合在一起,形成花纹,贴于器物表面,施透明釉,烧成后即为绞胎器。

  • 中文名 黄釉绞胎陶枕
  • 馆藏地点 上海博物馆
  • 所属年代 唐
  • 规    格 高11.2厘米,径22.1-13.2厘米

基本简介

  名来自称:黄釉绞胎陶枕

  年代:唐

  特征:去报画绞胎工艺始于唐代河南360百科地区,盛于宋。所制成品有枕、盘、碗等,多为小件器。

  器物高11.2厘米,径22.1-13.2厘米。通体黄釉,中心为圆形绞胎纹,内有五瓣花纹。内心为放射状花纹,两侧有圆形和扇形花纹,枕面其余部分及各个侧面均饰戳印放射状花纹,底部有釉,满饰条状划纹,底中部划写"杜家花枕"。已发现唐宋黄釉枕中刻写文字的作品以"裴家花枕"、"杜家花枕"最为有名,传世也较稀少。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