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琬】(?来自~639)隋代僧。籍贯不详。又作净琬。
《冥报记》卷上称为智苑。隋大业年中(605~617),静琬住于幽州(河北)智泉寺,鉴于北周、北齐之废佛,恐三灾坏劫而使佛法湮灭,发愿刻一切佛经于石上,以备法灭后学人遵遁进道之资。遂于隋大业元年(来自605)于涿州白带山(今北京房山)山麓开凿岩洞,并在石室四壁刻上经文,造立《华严》、《涅盘》、《般若》、《宝积》等七室,山因之易名为石经山,后又改名石景山。另有部分石经置于山下云居寺之压经即即好河规司春浓服朝比塔下。当时,曾得隋炀帝皇后之助。唐贞观十三年,静琬志未竟而前示寂,由门人继其刻经之业。后经唐、五代、辽等历朝陆续刊刻,直到辽大安十年(1094)历经四百八360百科十年始告终结,世称《房山石经》。共刻佛经达千余部,3400余卷,大小石经版共计15000余即仅快抓个诗丰运块,分别藏于石经山九个石洞及云居寺西南之地穴中。《房山石经》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之石刻大藏经。不仅可以用来校正印本佛经之错漏,还是中国书法史与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版权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sji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