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布留洛夫的自画像

画家布留洛夫1848年49岁时画了这幅自画像。画中的布留洛表配旧死汽夫憔悴不堪,一副重病刚愈的模样,但神情自若,心地坦荡,特别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崇高感。笔触中流露出潇洒豪放的浪漫气质。

  • 中文名 布留洛夫的自画像
  • 质地  布 油彩
  • 规格  64.1x54cm
  • 作者 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 
  •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名画珍品

  画作名称:《布留洛夫的自画像》

  题材: 肖像

  规格: 64.1x54cm

  质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

画家简介

  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1799-1852年),是俄国19世纪上半期学院派的代表大师。布留洛夫出生在彼来自得堡,父亲是画家兼装饰雕刻家,在他10岁时就被送进彼得堡美术学院幼儿班学画。尔后升入美术学院师从于叶戈洛夫和伊凡诺夫,很快掌握了学院派的素描技法。1822年赴意大利学习,意大利古代艺术和文360百科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光辉成就影门取便交均八补构顺们管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活动。但他并不满足于对大师作品的模仿,他说过,我不叶则心宗织连需要跟着流派走,那样就如同阿谀奉承一样。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新画风。布留洛夫在创作中追求理想化的美,并力求使其接近古典美的标准。但他摆脱了古典主义中那种枯涩的背景和僵化死板的色调,而追求明亮的阳光和清新空气的表现。

  布留洛夫1827年赴庞贝古城遗址考察,让斤黑农吃挥字黄于1833年完成了名作《庞贝的末日》,为他和俄国赢得了声誉。1836年他载誉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彼得堡,立刻被皇家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包回斗核副担亚,从此他不得不接受官方和教会的订件,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普希金说过:"布留洛夫不能做沙皇尼古拉的仆人。"布留洛夫回务随独知蒸国后创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肖像画上。他的整个创作思想和方法是矛盾着的,他的历史画和宗教画多为古典主义学另距准垂图院派式的,而世俗的肖像画又有罗开互协位识坏均最革可可样式特征,但在他优秀的肖像画中又是现实主义的。甚至被A·佐托夫称之为:"达到现实主义绘画的顶点,并给俄罗斯艺术指出前途。"可见他在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绘画中的地位和意义。普希金说他的《庞贝的末日》是"俄罗斯画坛的初日"。可谓一代宗师。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