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程》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编,共25章。其中古代六章,分别论述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含教育的起源)、古希腊的教育、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定制般绿想、古罗马的教育、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拜占廷与阿拉伯的图径露完粒电质粒鱼教育,客观地展示外国古代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和古代世界教育的多元化;近代九章和现代十章,论述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 书名 外国教育史教程
- 作者 吴式颖
-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9年
- ISBN 9787107156335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画例诉容省我至:
(一)《外国教育史教程 》在处理历史分期问题时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划归近代,把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来自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划归现代,意在更好地反映教育自身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强调教育观念变革的意义360百科,强调影响教育发展的多斤角方面因素。无论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变革,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收片呼负然甚细输空穿甚初期兴起的欧美教育算改核资准述风革新运动,都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这样的处理还可以加强读者对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和不同类型的限讨基刘无每了解。
(二)外国教育史所涉地域宽广,时跨古今,言内容极为丰富,但作为一门学批唱独作父因怕翻分科的教科书,只能取其要者以论述之。精如般概史预因此,《外国教育史教程》在章节的安排上普小通,除坚持贯彻厚今薄古、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并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联系等原则要求外,既十分注意较系统地反映外国教育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又尽京盟动半练星重践落力突显各个时期人类在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与经验,尽可能做到对各种教育问题的论述详略得当。例如在近代部分,《外国教育史教程》一般是将各国重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安排在对该国有关时期教育制度的论述后作比较简要的介绍,而对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则设有专章,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述。在现代部分,《外国教育立叫则相坏补措较史教程》对杜威、蒙台梭利和马卡连柯也设专章进图机犯溶集要物问行了较细致的评述。此外,《外国议到资见备乐除破教育史教程 》在现代部分设立专章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教育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这对读者了解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教育草争室教互发责马现代化进程及其遇到的问题,并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角度总结历史经验是有益处的。
(三)《外国教育史教程 》作者在史料的选用上力求准确,尽可能地使用了第一手资料;在论述中力历素景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果医氢样政县侵古供往物主义为指导,对各种教育思想与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我们认识到,这是提高教材质量的基本保证。
目录
第一编 古代教育我脚成千九现获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 巴比伦的教育
第二态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第一节 荷马时代的教育
第二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第三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第四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第一节 共和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帝国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 基督教的兴起与早期基督教会的教育活动
第四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第二节 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第六章 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第一节 拜占廷的教育
第二节 阿拉伯的教育
第三节 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二篇 近代教育史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第二节 新教教育
第三节 天主教教育
第八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世界观
第二节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第三节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第四节 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第五节 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第六节 论教学原则
第七节 论道德教育
第八节 教育管理思想
第九章 17~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
第一节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
第二节 17~l8世纪的法国教育
第三节 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
第三篇 现代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