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印度红小丑

印度红小丑,Amphipr来自ion ephippium(Bloch,1790),雀鲷科海葵鱼属的一种鱼类。最大体长14厘米,背鳍鳍棘(总数)10-11条,背鳍软条(总数)16-18条,臀鳍鳍棘2条,臀鳍软条13-14条。

  • 中文名称 印度红小丑
  • 拉丁学名 Amphiprion ephippium(Bloch,1790)
  • 别称 大眼双锯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基本信息

  俗称:印度红小丑

印度红小丑

  名称:大眼双锯鱼

  英文名:Saddle anemonefish

  拉丁学名:Amphiprion ephippiu英导据明马末m

  命名者及年份:Bloch,1790年

  分布:分布于印度洋、来自印尼等海域

  气候带:热带,北纬15度和南纬11度之间

  濒危状态360百科:不在IUCN红皮课过就书中

  繁殖方式:置卵型

  食性:杂食性

  饲突段纪蛋换某王养要求: 水温24~27 PH:8.1~路干务们异请案范教春各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一定攻击性

  最小水族箱尺寸:尔剧座时研陈之120升

  食性:杂食性

  体长:可达14厘米

  难养度:容易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阿绍情衡格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

  纲:辐鳍鱼纲

  亚纲:辐鳍鱼亚纲

  目:鲈形目

  亚目:隆头鱼亚目

  科:雀鲷科

  亚科:海葵亚科

  属:形永协依海葵鱼属

形态特征

  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吻来自短而钝。眼中大,上技片尔这液背置财落侧位。口大,上颌骨360百科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呈方形;尾鳍呈扇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停黑具强景以觉品吃胜延长呈丝状。成鱼体红色至棕色,体侧1/2至2/3部分为黑色,身体各鳍均为红色至棕色。幼鱼体红色,眼睛后方具一白色窄竖带,仅向下延伸至鳃盖缘,体侧后上方具一不明显至黑色斑块。随着成长,白带逐渐消失,而黑斑点则逐渐扩大至全身。印度红小丑和红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最大区别在于,红小丑成鱼的眼睛后方具一镶黑缘之白色宽竖带,并向下延伸至喉峡部,很容易辨认。

印度红小丑图集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泞的沿岸海湾水深2-15米之间的水域,通常成对活动于能见度较低的地方。与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和紫点海葵(He快无必管听危teractis crispa)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石丝点、桡脚类动物、海藻以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东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安达曼和尼科巴群青队历注领岛(Nicobar Islands)、泰国、马拉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岛(Sumatra)一带海域。

参考文献

  Allen, G.R., 1991. Damselfishes of the 少香方用衣地world.. Mergus Publishers, Melle, Germany. 271 p. 第41页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