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1/t01e3ab07652d3d6e88.webp)
苏坑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位置在永春县中北部,门布绿题东邻吾峰镇,南连蓬壶镇,西各始虽高致接呈祥乡,北界德化县龙浔镇, 行政区域面积30.7来自1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苏坑镇户籍人口为16812人。
宋至清,属民康世前月唱题需乡常安里、二十二都。2000年7月,苏坑360百科乡撤乡建镇。 截至2020年6月,苏坑镇辖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嵩山村。
2019年,苏坑镇有工业企业46个,委除毫皮电厚刘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兴当就座田合商店或超市5个。
- 中文名称 苏坑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 地理位置 永春县中北部
- 面积 30.71 km²
历史发展
宋至清,属民康乡常安里、二十二都。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苏坑乡。
长育促补冷信林费教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来自),属常安乡。
1952年,属第四区。
360百科 1956年,属蓬壶区苏坑乡。
1958年,属蓬壶公社。
1961年,成立苏坑公社。
1984年,称苏坑乡。
2000年7月,苏坑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苏坑镇辖7个行政村:嵩山、嵩溪、嵩安、熙里、东坑、光明、洋坪,下设10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行祖决率构跑严这鱼20年6月,苏坑镇辖7个行政村:嵩山村、光明村、洋坪村、嵩安村、嵩溪村、熙里村、东坑村, 镇人民政府驻嵩山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苏万够宽温反坑镇地处永春县中北部,东邻吾峰镇,南连蓬壶镇今,西接呈祥乡,北界德化县龙浔镇, 行政区域面积30.7来自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苏坑镇地处戴云山脉延伸地带,属丘陵山区。主要山脉有金鸡岐、笔架山、大旗寨。境内最高峰大旗寨位于嵩溪村,海拔950.2米;最低点位于嵩溪村,海拔580米。
气候
苏坑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气候温和,夏季之花了杆号病技云炎热,雨水集中,冬季干燥寒冷。
水文
苏坑镇境内河道属桃溪流域、壶东溪苏坑小流域。小溪总州玉抗故什项查矛创长2.5千米。
自然资气容因械互夜源
2011年,苏坑360百科镇有耕地面积9391亩,林愿慢值乙阻地面积26700亩。
人口
2011年末,苏坑镇总人病治艺依理攻房危全口163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1人,城镇化率1.7%。总人口中男性8645人,占52.75%;女性7745人,占47.25%;14岁以下2670人,占1.6.2%;面活控注纪据终得说15-64岁12407人弱排否历毫强气省,占75.6%;65岁以上1313人,占8.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末,人赶烧单积口出生率14.43%,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9.0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61人。
2017年末,苏坑镇常住人口为16381人。
截至2019年末,苏坑镇户籍人口为1681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苏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642元。
到投福 2019年,苏坑镇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苏坑镇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苏坑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纸白薯为主。2011年末,茶叶面前考三集信古而积6000亩、产量500多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
工业
2011年,苏坑镇有规模以上工会帮破待需万原差延业企业3家,工业园区1个,中小企业55家,就业工人2000多人,年产值886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苏坑镇有小学3所,教职员工61人;初中校1所,在校学生457人,教师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
文化事业
评倍且印孔许怎况式空2011年末,苏坑镇有线电视用户2990户,数字有线电视用户198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苏终鲁却太误必历坑镇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7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85%。
社会保障
2011年,苏坑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7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人。
邮政电煤贵热示信
2011年末威看来边套西布阻逐航许,苏坑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移动电话用户3000多户,普及率98%。
基础设施
- 给排水
2011年末,苏坑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生产能力50吨/日,年生活用水1.8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30%。
- 园林绿化
2011年末,苏坑镇有镇区公园3个,公园面积0.4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0.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0.6公顷,绿化覆盖率42%。
交通运输
2011年,苏坑镇境内有泉三高速公路德化连接线过境,长10千米。还有206省道过境,境内长5千米。2011年末,村级水泥路总长度14.3千米,实现村级通水泥路。
历史文化
- 地名由来
早时苏氏在壶东溪上游坑谷平地,定居开发荒地,故称苏坑。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苏坑镇入选首批"清新福建·气候福地"气候康养福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