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珍,男,汉族,1972年3月出生,安徽省望江县人,工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访问学者。现为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老歌程学院教授,硕士生来自导师,曾入选威蒸无江苏省首批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主要从事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理论和工程结构加固等相关研究。
- 中文名称 方有珍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安徽省望江县
- 出生日期 1972年3月
教育背景
1992年-1996年,甘肃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年-1999年,甘肃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2年-2006年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专业研究方向为直娘愿计钢结构与钢-混凝土360百科组合结构抗震理论和扬育奏职势克翻止粒工程结构加固。
工作经历
1999年-2001年,甘肃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
2001年-2006年,甘肃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2006年-2007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7年-2012年,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2年8月-至今,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2012年8月-大顾至属查哥达发的济2013年8月,美来自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本科生:《混凝土结构原理》和《毕业设计》。
研究生:《高等混凝土原理》和《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学术成果
科研成果
近年来,360百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078247和5攻钢投吗滑数美这片群负147828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9558)、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和建设部科研基金(2009-K2-23)和中国电网应用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多项;更照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研项目和江苏省教续先容讲调副希育厅科研项目等多项。在国内较早开展了SRCW结构滞回性能、PEC柱结构体系和自复位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在《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约如试40余篇论文被SCI/EI光盘检索、8篇论州企举福千文入选"领跑500里胶销革万景马修利铁热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1篇论文入选《工程力硫世某阻房家学》2012-2017和2013-2018高引用论文;2009年参与出版黑修劳专著1部;现正参与行业规程编写1部。
代表论著
1.方有珍,顾强,申林.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哥指步绿具处迫普针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8,28(2),入选2013年度领跑5000-府是待场危字流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方有珍,顾强,郁银全,申林.半刚接钢框架-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数值模给给拟,工程力学,2008,25(4);
3.方有珍,何若全,申林,顾强.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怎短需燃背积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权从家游的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08,28(2);
4.方有珍,蔡益燕,顾强,何若全.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塑性可地快机构分析 ,工程力学,2010,27(聚占继聚星置导已令2);
5.方有珍,邵永健,孙国华,王磊.梁骨料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弯曲性能的数值模拟,工程力学,2010,27(10);
6.方有珍,陆佳,马吉,孙国华.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2,45(4),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7.方有珍,顾强,申林,马吉,陆佳.薄板混凝土统华规免用硫耐践组合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2,真甲连乡33(4),入选2016年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8.杨文侠,方有珍(通讯),顾强,孙国华,马吉.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抗震性能的足尺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2,29(8),入选2014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9.方有珍,陆承铎,马吉,曲延全,孙国华.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3,46(1),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0.方有珍,马吉,陆承铎,曲延全,申林.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3,30(3),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2-2017和2013-2018高引用论文;
11.马吉,方有珍(通讯),陆承铎,韩昌标,孙国华.薄钢板PEC柱-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3,30(6),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2.方有珍,顾强,姚江峰,马吉,孙国华.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47(7),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3.方有珍,顾强,孙国华,包张君,钮荣斌.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钢梁T形连接件连接框架层间抗震机理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5,36(12);
14.方有珍,杨彬,钮荣斌,孙国华.新型PEC柱-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机理试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47(6);
15.方有珍,赵凯,陈赟,杨永龙,孙国华.新型PEC柱-钢梁中节点摩擦耗能型部分自复位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6,49(4);
16.方有珍,马雪玉,耿苏齐,金晶,汪逸萍.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7,49(3);
17.方有珍,戴雅萍,王辰宇,赵宏康,杨彬.薄钢板PEC柱-削弱截面钢梁框架层间抗震试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52(4);
18.方有珍,纪杰,蔡姗姗,陈军,孙国华.PEC柱(弱轴)–削弱截面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8,50(6);
19.方有珍,徐晓光,孙国华,符兴国.T形件螺栓连接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抗震试验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27(5);
20.方有珍,季云,陈军,孙国华.摩擦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修复性试验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9,51(6)。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倒塌机理与设计方法"(NO:51078247),主持人,2011-2013;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钢梁连接的滞回性能与设计方法"(BK2009558),主持人,2009-1012;
(3)建设部科研基金"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滞回性能与设计方法"(2009-K2-23),主持人,2009-2011;
(4)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金"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钢梁的力学性能",主持人,2009-2011。
获奖记录
2000年,兰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4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
200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2005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生二等奖。
2007年,荣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论文奖。
2007年,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
2009年,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2010年,苏州市自然论文二等奖(排名第1)。
2010年,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
2011年,苏州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标兵。
2011年,江苏省首批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
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016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2019年,《建筑结构学报》2018年优秀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