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1/t0106dbdf75ffd6b4ae.webp)
疒(拼音:nè),非通用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人生病躺在床上来自的样子,一说像人有病痛而倚靠休养的样子360百科。甲骨卜辞中的"疒"一般用于称呼某些疾病。现代的"疒"常作为偏旁,用作一些汉字的部件。
"疒"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15新上景铁铁胞谁诗。以"疒"为意符的字大多与疾病有关,如:疫、疟、痨、痴等等。
- 中文名称 疒
- 拼音 nè
- 部首 疒
- 五笔 UYGG
- 仓颉 IIM
字形源流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疒"。
基本字义
◎疒
拼音:nè,注音:ㄋㄜˋ
〈动词〉
1.倚,靠着来自。
2.手足麻痹。宋 赵叔向《肯綮录》:"手足麻痹曰疒。"
〈名词〉
3. 病。 唐 苏源明《元包经传·少阴》:"疒罹于忧,诼加于谲。"
4.汉字部细称爱诗天件点对提序首之一。
〈形容词〉
5.同"疾",急速。清 吕熊《女仙外史》第三十二回:"追奔不过十里,疒回守城,候后队兵马来到,别有军令。"
详细释义
◎疒
拼音:nè,注音:ㄋㄜˋbÌng
〈动词〉
(来自1)会意。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倚也。本义:人有病痛而倚靠休养,倚靠。
疒,倚也。人有360百科疾病,象倚箸之形。--《说文·决浓得断挥科王呢操疒部》
(2)手足麻痹。
手足麻痹曰疒。--宋赵叔向《肯綮录》
〈名词〉
(3)病,疾病。
疒,病也。--《广韵·阳韵》
亡降疒。--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武丁卜辞》
疒罹于忧。--北周· 卫元嵩《元包经· 困卦》 李江注:"疒,病也。"
疒罹于忧,诼加于谲。-章头上毛敌站协还川类外-唐·苏源明《元包经传·少阴》
〈形容词〉
(4)又指妇女病弱貌。
今人言妇女行迟,头足倾欹(qī)不正曰疒。--清· 钱坫(diàn)强奏北市《说文解字斠(jiào)诠·疒部》
光展际犯真练转牛 (5)同"疾",急速。
疒者,急也,言病至如矢之急名之。--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 疒部》
追奔不过十里,疒回守城,候后队兵马来到,别有军令。--清·吕熊《女仙外史》第三十二回
方言集汇
粤语:nik6
客家话:士庄切:[台湾四县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海陆丰腔] cong2
尼戹切:[客英字典] nak8 [陆丰腔] nak7 [台湾四县腔] nak8 [海陆丰腔] nak8
起康熙字典
【午第波若拿改集中】【疒部】 疒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午集中》《疒字部》 ·疒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唐韵》女戹切《集韵》尼厄切,烈茶杂收个牛些极跑肥$音聑。疾也。《说文》倚也。人有疾病,象倚著之形零后左草字袁包们奏。《集韵》籀作疔。 又《广韵》士庄切《集韵》仕庄切,$音床。义同。
看式扬关流当欢说文
说文解字
局【卷七】【疒部】 女戹切
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凡疒之果推甲永属皆从疒。
清代 段法映断功顺于生动者玉裁《说文解字注》
倚也。倚与䕫音相近。人有疾痛也。节益秋也字《玉篇》有。象倚箸之形。云杆迫同类亚唱横者直者相距,故曰象倚箸之形,或谓卽床状墙戕之左旁,不知其音迥不相同也华心误。女戹切。十六部。
字源解说
疒,甲骨文像一个盗汗的病人躺在床上;或像一个巴义元卷孕妇躺在床上。有的甲骨文简化成一个人躺在床上。造字本义:病人或孕妇卧床休养。篆文简化字形,在"床"上加一横指事符号木构保蒸歌广,表示躺在床上。"疒"后来只作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