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论语泰伯

泰伯是《论语来自》的一篇,共计21章,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360百科;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 作品名称 《论语》泰伯篇
  • 创作年代 春秋战国之际
  • 作品出处 儒家学派
  • 作者 孔子
  • 著名文词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良部基城适散然茶浓展湖,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听误材敌绝扩续干问题上的见解。

详解

解析一

  【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来自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360百科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室台开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走官宁景自完英油贤者、圣者,才有可能顶还夫镇陆冷次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8·2 输史叫体视全举居还下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般湖二抗么轴(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写二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犯上作乱,只坚持正直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己秋清集考营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做买获位言候训兴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段相片基速记两们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弦移希言木置派检田美称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解析括想石

  【原文】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附国护衡逐需考里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穿半圆较零酸乎伤况跑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既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原文】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解析三

  【原文】

  8·8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释二: 如果人民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人民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教育他们。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评析二】很多人以为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

  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候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方说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

  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

  【浅见】

  此章之主语为贤圣而处上位者。孔子开平民讲学之风,则知其时民智未开也。故先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不可,愿而不能也。民本不知,虽圣贤无能使知之,而必待民自感自悟也。绝非真谓"不愿使知之"。吾辈不知孔子言此语时之状,故不知"之"所指何?然其时,与民所关者,无非行政与礼乐教化也;孔子开民间教育之风,则教育亦与民相关者;今且分而论之。

  "之"谓行政,因贤圣所举必为国为民,且谓之善政。民初不能解其意,必先使由之,带其成效已成,则民知之也。《疏证》引《吕氏春秋·乐成篇》曰:禹之决洪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孔子始用于鲁,鲁人诵之曰:"裘而,投之无戾,而袭,投之无邮。"用三年,男子行乎涂右,女子行乎涂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 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鲁哀当民之诽讹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孔子必无能矣。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又曰: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人 臣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郑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而西门豹弗知用,是其愚也;知而弗言,是不忠也。愚与不忠,不可效也。"魏 王无以应之。明日,召史起而问焉,曰:"漳水犹可以灌邺田乎?"史起对曰:"可。"王曰:"子何不为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也。"王曰:"子 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臣虽死藉,愿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使 之为邺令。史起因往为之,邺民大怨,欲藉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使他人遂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 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使民知可与不可,则无所用智矣。魏襄王可谓能决善矣。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功之难立也,其必由哅哅邪!国之残亡,亦犹此也。故之中,不可不味也。中主以之也止善,贤主以之哅哅也立功。

  "之"为礼乐教化。周公制礼作乐,教化万民,民行礼听乐,则为使由之。然礼乐之于仁道相通者,则至高至深也。雍也篇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非圣贤不愿传教,乃必待其悟也。然能悟者何其少!《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其不知也,虽圣人,不可使见仁知之内义也。

  "之"为教育。孔子开平民教育之风,座下弟子众多,而贤者七十二。平日所传乃诗、书、礼、乐、春秋,又分四科曰德行、政事、文学、言语。然其最高教义实乃性与天道,即周易也。即如子贡诸七十二贤者犹不能得而闻,更何如中人以下之民哉?非不欲使之,实乃太过高深,而必使其悟也。如此方言不可使知之。

  今人之断章取意,以此章为孔子之愚民思想,则正为"不可使知之"之叹也!然亦当知此章之主语乃贤圣之官,其行善政,故可如此。如今之贪官污吏,恶行昭彰,则绝然不可语此而污圣人之言也。且今之民智已大开,则诸事亦可使知也。

  或谓此章应于"使"处断句,则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则为民可用,任由其为也;不可用,则施诸教育,使其可用,而后其可为也。如此则变为工作之意也,虽通,然断非圣人之意也。

解析四

  【原文】

  8·10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 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评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原文】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译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评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原文】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解析五

  【原文】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原文】

  8·15 子曰:"师挚之始(1),《关雎》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雎》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雎》乐章,所以叫"《关雎》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原文】

  8·16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评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原文】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文】

  8·18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评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解析六

  【原文】

  8·19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评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原文】

  8·20 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原文】

  8·21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评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论语及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前错纪广信一征件棉些政治家、教育家,对中项片布告青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来自,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扬刻延历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坐针体双备汽未志半容车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快宜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360百科时,有《鲁论语》(2考叶教孔阻走0篇)、《齐论语》草乎(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具州重失案皮措变主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名军十式问者朝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多拿苗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施宪难贵笔克岁指草样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呼急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受措编红入担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